-
须弥山究竟在哪?
添加日期:2015-09-06 22:09:30
须弥山图(资料图)文:德净佛陀讲解须弥山的起因是听到有人议论世界形成的原因,于是佛陀给大众宣说了《起世经》。经典中描述的须弥山的形状与日常所见山川并不一致,其周围环境与地球上的地貌特征相无法对应。那么须弥山到底在哪里?它是否真的存在?佛陀是依不同众生的业力而宣说了不同的世界。须弥山在某些修行者境界中的曾经现量亲见。佛教徒依佛陀的教言去修持,则须弥山、七金山以及四大部洲等都完全能够现前。据《毗奈耶经》记载,当时印度遭受严重饥荒,有些比丘就以神通飞往北俱卢洲,那里具有丰富的饮食,在那里化缘以后,再以神通飞回印度。一切缘起皆是空性,而以空性又可显现一切的缘起,跟随不同众生的业力,即有地球或者须弥山等……
-
龙树菩萨因吉祥草舍命往生
添加日期:2015-09-06 22:06:21
农历7月24日龙树菩萨圣诞日 龙树菩萨,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“第二代释迦”,在世期间为佛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,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。在佛陀灭后七百年,他对佛陀的教法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工作,并且创立了中观学,非常准确地阐发了佛陀的缘起思想,沿着龙树菩萨的中观般若思想,大乘佛教建立了起来。因而被称为“佛陀第二”;他论著极为丰富,造论之多世所罕见,故被誉为“千部论师”;他的学说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、介绍到中国后产生空前影响,被后来的中国大乘八宗奉为“八宗共祖”。 图:禅宗十四祖龙树菩萨(来源:资料图)龙树菩萨,异译龙猛、龙胜,生于佛灭七八百年后的公元四世纪左右。根据《龙树菩……
-
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不要过分感性狂热
添加日期:2015-04-27 18:01:59
信仰不是寻找奇迹(资料图)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:作为大德善知识,为众生所开显的修行之道,它一定是光明和坦途的,一定是大众可行,并不是说只有一个两个人可以接受,一定是大众都可以接受,它一定是宽坦可行,而绝不是特别陡峭、特别严峻而让大家觉得没有接受余地。第一种正见:皈依是目的而不是起点 我们要把皈依佛教当成一个结果,而不要把皈依当成一个信仰的起点,不要设定这么高的一个门槛,让别人有一些选择的余地。第二种正见:佛教信仰是具备理性的实践 我们不太过分地强调感性的东西,有感应也好,没有感应也好,奇迹的东西我们不追求。奇迹可以鼓励我们的发心,可是我们的奇迹是在实际修行当中来寻找,在我们生命本身来寻找……
-
哪一条道路是成佛的最快法门
添加日期:2015-04-07 16:35:47
修行就要脚踏实地(资料图)问:哪一条道路是成佛的最快法门?惟贤长老开示:成佛之道路,打个比方,相当于从北京到重庆,那么从北京到重庆有几种方式,可以坐飞机到,可以坐火车到,可以骑自行车到,也可以走路到,这些不同的路线,假设把它当做是学佛的某一个法门,那么在众多法门中,哪一种既快又好,是坐飞机到吗?最快最好的就是发大乘心,发坚固菩提心,你说是发了心马上就成佛也不可能,还必须有一个修行的阶梯,踏踏实实地把成佛的资粮准备好。就像你要坐飞机,必须要先把飞机造好,把起飞前的一切安全事项精心准备完毕。飞机的造价高啊!几百个亿!每一个螺丝都不能出问题,而且要求飞行员技术过硬,还要看天气状况,否则飞到半空中掉下……
-
真正的出离心
添加日期:2015-04-07 15:39:29
在佛教里,出离有很多种含义和解释,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离理解为远离人世,就像悉达多太子曾经做过的那样。不过这种解释容易把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,而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。对于生活在城市里,喝桶装水,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来说,悉达多的出离在多数时候只是一种遥远的梦想。他们可能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。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话,你可能只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修,在地铁里,在公司里,在下班的路上,在晚饭之后。但你同样可以出离。要知道,出离心并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。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,可以以这种方法检验:在过去对你很重要的一件事,现在是否对你一点都不重要;过去可以轻易激怒你的事,现在你是否毫不……
-
星云大师:教育是普世的贡献
添加日期:2015-03-12 09:52:17
星云大师接受采访在南天大学落成启用典礼前夕,暨南天大学创办人星云大师,2015年2月28日接受ABC澳洲广播公司访问,强调办教育的重要性。他说,唯有教育可以贡献国家、可以人人和谐,让品德增上、奉献社会。星云大师表示,良好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,乃至社会、学校教育,让莘莘学子学有所成,以贡献社会、为大众服务。未来也将配合澳洲人文,散播人间佛教的欢喜、广结善缘,对澳洲作出大贡献。大师强调,“南天寺和南天大学都座落在澳洲净土,此处树木蓊郁、花草蓬勃、道路平坦、人心平静,是世界上最和平、最自由民主、最平等的现代天堂。”谈到教育带来社会和谐,星云大师幽默表示,“我是个和尚,当然重视‘和’字,五和中,包括自心……
-
学诚法师:文明敬香 以善心善行作为最好的供养
添加日期:2015-03-12 09:49:57
2015年3月5日,春节期间,全国各地的佛家寺庙香火旺盛,正月初一信众不远千里到名刹古寺抢烧头柱香,在庄严的殿堂庭院,在秀雅的丛林道观,一簇簇红妆艳裹的高香直指青天,一把把烟火四起的劣香令人掩鼻;甚而有烧纸裱、燃蜡烛、强卖或诱骗人烧高价香等行为。对此,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烟熏火燎、人头攒动之中,虔诚与敬畏被急功近利、迷信盲从所取代,呛鼻的烟火不仅污染了道场净地,更污染、伤害了人们的善心。在佛教传统中,敬香具有丰富的信仰内涵及美善仪轨,在各种法事及修行活动中发挥着庄严身心、净化坛场、肃穆气氛、感应道交、速证道果的重要作用。学诚法师说,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……
-
去恶向善:免遭未来恶果的最好办法
添加日期:2015-02-27 09:50:42
让我为你诵部经佛教不相信定命论,但是相信因果论。因果是可以改变的,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,可以改变它的结果。但是佛说:定业不可转,重业不可救。所谓定业,是造了极大的恶业,如五逆──杀父、杀母、杀罗汉、破僧、出佛身血;又如毁谤三宝、杀人越货、纵火决堤、强暴妇女等重大的犯罪行为,都是不可变转的罪业。因为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他人生命的丧失,并长久影响社会的安定,所以必须受报。古来已有“欲知世上刀兵劫,但听屠门夜半声”的谚语。杀生太多,不免引起战争,而相互的残杀与斗争,则会招致兵荒马乱、十室九空、哀鸿遍野等劫难。“劫”是时间或时限的意思。恶因若累积到某种程度,便会发生某种灾难,有的是区域性的,有的则是全……
-
佛祖原本可以住世一劫
添加日期:2015-02-09 10:16:46
佛陀涅槃尊像(图片来源 资料图)原文 如是我闻:一时,佛陀在毗舍离的庵罗树园中。当时世尊对贤者阿难说:“得到了四神足的人,能够住世一劫的时间;我现在已经非常好地修成了四神足,那么还能住世多长时间呢?”这样反复问了三遍。当时阿难被魔给迷惑住了,虽然听到了世尊的问话,却默然没有回答。世尊又对阿难说:“你可以离开这里,到清静的地方去,好好想一想。”贤者阿难就从座位上起身,往树林中而去。 阿难离开后,魔王波旬就来到佛陀面前,对佛陀说:“世尊,您在世上教化众生已经很久了,救度众生的事业也已经周遍圆满了。承蒙您的度化,脱离生死的人已经像恒河沙一样多了。况且您现在年纪也老了,可以入涅槃了吧。”此时世尊从地上……
-
星云大师谈人生命运:佛教主张凡事不问神,要问自己
添加日期:2015-02-09 10:06:31
问:佛教讲,人的穷通祸福,都是自业自受的结果,那么一个人信不信佛,对我们的前途会有什么影响吗?请大师开示。 星云大师:过去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名叫大迦叶,他曾经自豪地说:“如果我不能遇到释迦牟尼佛,我也能成为独觉的圣者。”可见佛教不是讲“唯我独尊”的神权,而是主张“人人皆有佛性,皆得成佛”。 星云大师(图片来源 资料图)我们每一个人,佛性本具,本性里都具足了三千大千恒河沙功德,只是金银宝矿在山中,如果没有开采,也如黄土一堆。人的内心世界纵有无尽的宝藏,但是如果没有开发,就如聚宝盆没有打开;又如一间仓库被关闭,里面的宝物永远不能呈现。 正如世间有不少的有钱人,他把黄金埋在地下,每天仍然过着穷苦的……